帮你快速找医生

动脉性间歇性跛行应当加强锻炼

2020年11月02日 926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缺血的重要临床表现,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小腿肌肉痉挛性疼痛,患者不得不停下来休息片刻才能继续行走。一部分患者可能维持这种情况很长时间,一部分患者可能恶化,出现不运动的时候也疼痛,甚至趾端坏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张学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张学民

也有一些其他原因可以导致间歇性跛行,比如最常见神经原因——腰椎管狭窄,症状容易和动脉性跛行混淆,主要表现是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腿疼,站立也不能缓解,需要蹲或者坐下才能缓解。而且每次发病行走的距离可长可短。这种改变体位才能缓解的症状是腰椎管狭窄的特征性症状。此外患者可能有沿着大腿外侧从臀部放射到小腿外侧的疼痛,这个行程是坐骨神经的走行,也可以帮我们判断是神经源性的跛行。还有一种跛行是静脉性跛行,往往见于深静脉血栓患者,在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沉重感,行走距离也是不一定的,最重要的是,医生查体会发现有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水肿、色素沉着等静脉瘀滞的表现,而且触摸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正常。


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是动脉硬化闭塞的早中期表现,此时如果积极应对,可以保留行走能力,保全肢体,如果病情继续发展,有可能出现不运动时(睡觉时)下肢也疼痛,从而影响患者休息,进而可能肢体破溃长久不愈合,甚至感染,被迫截肢。

出现间歇性跛行,应当尽快找血管外科专家就诊,积极治疗,一方面可以口服一些扩血管,抗血小板的药物,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锻炼。

国外有人总结了30个实验,包含1816名腿疼患者,发现运动锻炼能改善最大行走距离,作用可以持续两年,主要是主观感觉的改善,测量ABI(踝肱指数)无明显改善。在医生监督指导下的锻炼效果优于无监督的锻炼。


学民医生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下午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