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敏感肌肤”不要人云亦云

2021年01月22日 869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随着面部疾病患者的增多,我们皮肤科大夫在患者口中可以听到耳熟能详的“敏感肌肤”,其实很多都与患者本人所患疾病不同。敏感肌肤到底是“谁”?我们一起来揭开她神秘的面纱,不要把锅都让她来背,还她一个清白。



敏感肌肤是一种随着环境和身体状况的变化,皮肤对外部刺激出现过度反应的状态,同时也容易出现各种皮肤问题。敏感肌肤常常出现瘙痒、灼热感、刺痛感、紧绷感等主观感觉,也可见客观的湿疹、干燥脱屑、发红等症状。产生敏感肌肤的原因复杂,但一般认为是由角质层屏障功能异常(皮肤渗透性增强)和感觉神经反应亢进而致。我们可以通过乳酸刺激试验刺激试验评分客观的诊断敏感肌肤。乳酸试验是在一定温湿度环境下(22˚C,33%RH)适应30分钟后开始实施。将含10%乳酸水溶液50μL的双层滤纸(直径0.5cm)贴于面颊,并在贴后0、2、5、8分钟后受试者的不适感(瘙痒感、灼热感、刺痛感等),并按四分法评分。四个时间点评分之和为乳酸刺激分数,将乳酸刺激分数大于3且自认肌肤敏感者作为乳酸刺激敏感者。


那么,敏感肌肤是怎么来的呢?

1.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皮肤起到屏障的作用,能有效防止外界有害因素的入侵和人体营养物质的流失。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是导致敏感皮肤的主要因素。敏感肌肤患者皮脂中神经酰胺、甘油、磷酸乙醇胺和二酰甘油含量较高,而葡萄糖神经酰胺、甘油磷酸丝氨酸、甘油磷酸胆碱和三酰甘油含量较低。脂类功能分析提示敏感肌肤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角质细胞凋亡过多和水分不足引起的屏障功能障碍。

2.神经生物学因素

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测量了敏感肌肤和正常皮肤受试者对皮肤激发试验的大脑反应。结果显示敏感皮肤受试者在皮肤激发试验中有特定的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3.炎症反应

与正常皮肤相比,敏感皮肤对外界刺激和过敏原的攻击防御能力较差。因此敏感皮肤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由刺激或过敏引起的炎症。敏感肌肤中的炎症标志物高于正常皮肤,如敏感肌肤中的前列腺素E2(PGE2)的水平约为正常肌肤的3.8倍。炎症会进一步破坏屏障结构和神经末梢,导致恶性循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