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如何早期发现大肠肿瘤?

2018年07月12日 911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如何早期发现大肠肿瘤?

在消化科门诊遇到的很多病人有大便习惯的改变,其中很多人就诊时诉说以前大便很正常,现在大便不正常了,结果一查肠镜,发现了大肠癌,有的还已经发生了转移,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时机。所以提高对大肠肿瘤的认识及筛查非常有必要。

大肠分为结肠和直肠两部分,主要位于右下、侧腹部、上腹、左侧腹、下腹直至肛门。结直肠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其发病率位居全球恶性肿瘤第3位。随着我国居民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逐渐上升,据200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道,我国女性结直肠癌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男性居第4位。陈竺部长在2008年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中指出我国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总体增加了36. 7%。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中医消化内科吴军

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及早期肿瘤能明显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癌前病变及时治疗,减少其癌变几率,降低大肠癌发病率;早期大肠癌内镜下切除可接近治愈状态; 5年存活率达90%以上。提高对大肠癌的认识不仅仅是专科医师的责任,其它专业医生和广大民众都应该充分重视大肠癌。

大肠癌的报警信号是大便习惯改变和性状改变,还有腹痛、食欲不振、无力消瘦等。临床表现为①持续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②近期出现持续性腹部不适、隐痛、腹胀;③原因不明的便血或大便带血、黏液;④原因不明的贫血或体重明显减轻;⑤腹部肿块。晚期可出现恶病质、腹水、黄疸、肝肿大、巨大腹块、肛直肠部剧痛、排尿困难等。当有上述症状时应该及时就诊。

筛查是加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能有效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且能进行一级和二级预防。科学的筛查方法应该能识别疾病早期症状、体征、体内病理变化情况,具有快速、安全、可靠、简便、痛苦小和花费少的特点,易于检查者和被检查者接受。目前比较简单、经济、无创而有一定阳性发现的检查方法,当推粪便隐血试验(FOBT)。最常用的粪便隐血检测有化学法(包括邻联甲苯胺法潜血粉法、愈创木脂法)和免疫学方法(胶体金标记免疫法、免疫比浊法等)。传统化学法成本低,但假阳性多、灵敏度低,新兴的免疫胶体金法、免疫比浊法成本略高,但因其特异性好而越来越广泛使用。当然,唯一直接发现大肠肿瘤的方法是结肠镜检查,并且结肠镜下可切除大肠息肉(癌前病变),结肠镜既是大肠癌的筛查手段,又是其确诊的“金标准”。

我们建议应对结、直肠癌高危人群中具有报警症状者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建议筛查标准如下:检查年龄≥40岁者,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肠息肉病史;本人肠息肉或癌肿史;溃疡性结肠炎或Crohn病不愈10年以上;胆道疾患及胆囊切除10年以上;下腹部放疗史10年以上;结肠慢性血吸虫病史,符合下列2项中的1项或以上:①免疫法大便隐血阳性 (胶体金检测试纸法);②有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大便习惯改变、慢性阑尾炎和精神刺激史等6项中2项或以上。

1